贵阳服装批发公司据了解:今晨一降温 服装店老板乐了
据《新闻晚报》报道,今天的降温让不少市民捂紧了领子,却也让不少服装摊主们松了一口气。记者采访获悉,继今年夏天批发市场夏装滞销后,如今申城迟迟不入冬,小摊主们又遭遇“冬装难卖”的尴尬。昨日,记者走访了七浦路批发市场以及一些大型商场,发现有些服装店的冬装销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三分之一,而大型商场则频频采用“促销”、“打折”、“积分换购”等方式来提高销售量。
小老板:天气太怪,不敢多拿货
外来从业人员小刘是本市一家服装店的店主。今年10月底,她就按照往年的惯例开始从批发市场拿冬装。没想到今年的冬装并不好卖。
“由于天气一直都比较热,冬装上市半个月,羽绒服只卖出去了一件。后来不得不又去批发市场批一点秋装来卖,也不敢多拿,因为谁都不知道气温什么时候会下降。”小刘告诉记者,越是不敢拿货,顾客来店里可选择的余地就越小,销量也越是上不去,陷入了恶性循环。而如果拿比较多的货堆在仓库,又要承担资金无法及时周转的危险,这让小刘左右为难。
“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的那段时间里,我一天只能卖出去三四件衣服,基本只能维持成本,一分钱都赚不到。”为了改变这种状况,小刘咬牙将衣服摆到了夜市上进行售卖。“白天在店里卖,晚上到地摊上卖,强行增加营业时间,这才勉强有所收益。”小刘告诉记者,像她这样的小服装店都是“靠天吃饭”,必须提前于市场做出预测,“但今年的天气太怪,根本就摸不准规律。我几个开店的朋友,生意都比较惨淡。”
批发商:冬天来得晚,羽绒服降价销售
在一家主营羽绒服的店铺内,营业员告诉记者,由于今年的异常气候,导致他们的生意也受了比较大的影响。“往年零售商一般都是10月中下旬来进一批羽绒服的货,11月就可以开始卖了。今年直到11月下旬还会出现20℃以上的异常天气,这种情况导致以羽绒服为代表的冬装销量都不太好。”这名营业员告诉记者,粗略估算,仅10、11两个月,冬装销量就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三分之一左右。
“在10月中下旬的时候,没有人知道今冬天气到底如何,所有的零售商都会按照往年常规数额来进一批冬衣。一开始,我们的批发量是没有下降的,一切进货、供货程序都正常进行。但随着零售店生意的不景气,货物囤积情况渐渐严重,零售商卖不掉衣服,也就不来我们这里进货了。”
“今年天气真的有点反常。夏装卖得就不太好,本来是指望在冬装生意上稍微弥补一点的。”一家羽绒服的店老板告诉记者,本来4、5、6三个月份是夏装卖得的时候,但今年夏天来得有点晚,导致整个夏装生意大受影响。“我开这家店有四年了,今年的夏装生意是最不好的。而今年冬天又来得晚,导致羽绒服生意也不太好。11月初的时候来我这里进货的人还比较多,可后来就渐渐少了。现在为了吸引零售商来进货,我甚至都已经把批发价都降下来了,平均每件羽绒服的批发价降了30元。”
大型商场:秋装上柜冬装时刻准备
昨日下午3时许,记者来到南京东路上的一家大型商场。“我们现在有羽绒背心,更厚的羽绒服备在仓库。今天天气一冷,马上就从仓库拿出来。”营业员说,她们的秋装本来早已下柜,但是发现冬装不好卖,就临时又拿出来售卖了。在另一家以销售冬季服装为主的店铺里,营业员也告诉记者,今年的冬天来得比往年晚,冬季服装的营业额也有所下降。
记者随后来到浦东八佰伴,商场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,今年大约10月份左右,冬装就开始陆陆续续上市,销售情况与往年差不多。商场方面也发现今年申城迟迟不入冬,冬季服装的销售将受到影响。因此,商场会定期展开一些服装“促销”,并在中庭设置了一些活动柜台。“12月份,我们又会有相关的大型活动推出,同时,商场还开设了微博,一些服装品牌的定期活动会及时在微博上发布。”